文章详情
手脚冰凉,多是由于“末梢循环不好”。由于气温低,人体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顺畅,导致手脚冰凉。此外,身体虚弱、压力大、精神紧张也很容易造成手脚冰凉。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阳虚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阳虚体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怕冷。阳气主温,阳气不足,人们就会感到形寒肢冷。尤其是手脚,人体气血运行需要阳气推动,阳气虚损时气血就不能温煦脏腑和四肢的末端,从而引起手脚冰凉。
此外,气血亏虚,使四肢失去濡养也可造成手脚冰凉。还有许多女性,尤其是年轻人,要风度不要温度,穿得少,致使寒气侵入体内,寒主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状况。
长期手脚冰凉可能导致胃病,风湿病;
长期手脚冰凉还可能造成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甚至不孕。
1、适当运动
动则生阳,加强运动,有利于阳气产生,加快气血运行,使身体感到温暖,消除手脚寒凉,所以,冬季人们应适当加强运动,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改变手脚冰凉的状况。但是,运动不可过度、过量,否则会适得其反。此外,还要避免久坐或久站,以防身体血液循环不畅。
2、合理饮食
食疗法是中医防治手脚冰凉的常用方法。热量高的温热食物多具有助阳、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等作用,如牛、羊肉,在炖肉时可适量放一些中药当调料,如肉桂、小茴香、丁香、干姜、花椒等。
最有名的食疗方是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具有很好的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功效,非常适合阳虚体质患者食用。另外,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不要过度减肥,让身体适量储存脂肪,以维持体温。
3、热水泡脚
睡前用热水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泡脚时揉搓双脚,水中加入红花、艾叶、伸筋草、透骨草等中药,效果更佳。
特别提醒: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人群,在泡脚时水温不宜过热,以防皮肤被烫伤,难以愈合。
4、穴位按摩
按摩涌泉穴和足三里,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也可经常揉搓手脚心,温暖手脚,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状况。
(1)涌泉穴:在足底第二、三趾缝端与足跟连线前1/3凹陷处,搓揉至有热感,再搓揉脚趾,每晚按摩一次即可。
(2)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处,搓揉或拍打足三里穴,每日两次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凉,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功能。
此外,手脚冰凉的患者可根据专业中医师的建议,适当选择服用中成药对症治疗。如肾阳虚型:怕冷多伴有夜尿多、腰膝酸软,或有水肿等,宜补肾助阳,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脾阳虚型: 怕冷多伴有四肢困重、乏力,腹胀,腹泻,面色苍白,食欲不佳等,宜温中健脾,可选用理中丸、补中益气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