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在健身房刚办完年卡,不到一个月就停业了;刚预付过学费,孩子一节课都没上,培训管理机构没有人去楼空;在美发店充值后没去几次,却发现企业商户关门跑路。近年来预付费领域提供虚假广告宣传、退钱困难,甚至一些商家跑路等损害中国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分析时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一、预付费消费问题由来已久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在一份专题报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训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面对企业流失或经营不善,难以保护消费者权益,采取预付费的经营模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上收取预付费非常方便,也为提款开辟了一条途径,甚至被非法分子利用进行筹资诈骗。
居住在北京市丰台区的消费者,"刘女士"遇到这样的情况。去年12月底,她在社区门口收到一张传单,传单的组织声称能够进行网上一对一的乐器教学,"刘女士"后支付了3000元的"优惠"费用后,课程被推迟一直没有上课,一个月后"刘女士"申请退款,才发现微信被直接客服拉黑了。
二、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
早在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就针对预付费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了《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对加强预付费资金管理、维护合法权益进行了多项制度设计持卡人数量。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资产管理的规定,统筹收费期限和教学安排,不得一次性收费。
虽然我国法律政策法规进行不断在制定出台,但仍然不够完善。中消协建议可以针对侵权问题行为发展日益严重的情况,尽快将预付式消费立法列入计划,通过自己制定一个专门的法律制度法规,加强预收费经营活动行为数据治理,做好源头治理,防止后续无休止的消费纠纷。
三、各地加大预付费监管
很多地方现在都在采取行动,引入新的规则,以增加预付费的规定。石景山区教育统筹委员会于一月十四日公布首批「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及服务平台校外培训机构注册名单」。为进一步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石景山区率先启动了“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服务平台” ,并有序启动了区内各项业务预付式消费线工作,首批51家校外培训机构进入“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服务平台”接受监管。据了解,目前至少有2000家商家在石景山区初期采用了预付费模式,其中已有300多家商家在该平台上注册。
要解决预付费消费的市场混乱,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制度治理和源头治理,围绕共治、共建、共享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同时,也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商家,合理消费,同时必须签订合同,保留发票证据,在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主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