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截止2022年2月4日
1、现有确诊:0例
2、累计确诊:32例
3、累计治愈:32例
4、累计死亡:0例
5、邯郸地区风险等级:低风险区
点击查看:2021-2022邯郸疫情实时数据报告 + 最新疫情资讯(每日持续更新)
市卫健委多维度做好疫情防控为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王东峰书记“快、准、全、严、实、好”要求,采取十三项措施,织密疫情防控网,切实筑牢免疫屏障。
一、抓组织领导,科学精准依法应急处置。
严格压实四方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防控,适时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八支队伍73825人的标准体系。
二、抓排查流调,全面排查涉疫重点人员。
市级成立5支指导督导队和15支117人核心流调队,组建179支、895人的县级流调队和1.7017万人基层流调小组,按照“2+4+24”现场流调要求,收到涉疫人员信息后,第一时间推送到相关县(市、区),对风险人员及时流调到位、管控到位。2021年,对密接、次密接协查函涉及的4827人进行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形成流调报告1513份。
三、抓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坚持每周二定期开展34类重点人群全员核酸检测,对“四类”重点人员,坚持单人单检。目前,全市共有91所核酸检测实验室,规范设置采集点6974个,备案采样人员1.3779万名,日单检能力38.6万份,与第三方签订协议检测能力58.48万份,检测能力总计97.08万份。2021年,重点人群累计核酸检测2365.02万人次。
四、抓隔离管控,及时切断病毒传播链条。
全市按要求共设置隔离场所390家、隔离房间2.2038万间,配备工作人员3407名,组建了390支3985人的隔离队伍,隔离队伍人员全部录入“1+6+1”省平台系统。对“四类”重点人员及密接、次密接、次次密接,严格落实闭环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环节的防控要求, 2021年累计集中隔离2.766万人、解除2.6923万人。
五、抓消毒消杀,严防病毒由物及人传播。
成立了由77人组成的市级领导小组、消毒技术指导组、消毒专家组,524人组成的131支县级消毒队,圆满完成30余场考试、大型会议、商业活动、河北省第六届旅发大会等消毒消杀保障任务;严格做好“四站一场”消毒消杀工作。
六、抓医疗机构管理,确保“哨点”作用发挥。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人员,在没有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前,全部进行隔离留观治疗,决不擅自允许患者自行就医或转院。不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严格做好信息登记报告,由120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决不擅自诊治。
七、抓救治准备,确保发现病例立即处置。
全市目前设置了定点救治医院1个【县级定点医院20个】、市级后备定点医院1个,定点康复医院1个;组建市级专家组1支、后备救治梯队57支【其中重症救治团队4支】,设置普通病区26个、病房351间、普通病床1021张、重症病床80张,配备医护人员712人,药品器械、防护用品等各类医疗物资均按30天满负荷运转要求准备到位。
八、抓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后勤保障到位。
采取医疗卫生单位物资储备、各县(市、区)公共卫生储备和市本级医疗物资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级储备、统一调配使用,目前市级医用物资储备点4个,各单位按照满负荷工作30天的需求量进行物资储备。
九、抓培训演练,确保随时应急处突。
全市共举办新冠肺炎相关应急演练29场,累计参与演练人员27525人;组织全市各类各级医务人员13.43万人,参加了四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做到“应培尽培”。
十、抓对外支援,确保全省疫情安全。
先后派出6批次283名转运人员,140辆负压救护车和101名核酸采样人员,驰援石家庄市、晋州市、深泽县以及辛集市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接收隔离辛集风险人员632人。
十一、抓科普宣传,确保凝聚民心共抗疫。
积极做好防疫知识普及宣传,在《邯郸日报》等新闻媒体累计刊登专版350余期、信息3400余条、网络科普信息4200余条;累计设计制发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材料27.12万份,线上宣传覆盖301.78万人次。
十二、抓疫苗接种,确保尽快建立免疫屏障。
截止2021年底,12岁以上人口两剂次完成率96.75%, 3—11岁第一剂次接种率达90.57%,第二剂次接种人数占应接人数94.89%;加强针接种人数占应接种人数的77.05%。